只见他双脚开立,与肩同宽,身体微微下坐后,含胸拔背,松肩转肘,双手提于身前呈抱球状的同时,将头顶“百会穴”与身下“会**”以及两脚连线的中点一一对应,圆裆开胯站得稳稳当当.
轻轻呼出一口气,此人的双脚已然紧紧地抓住地面,双手一云在胸前画出个太极,紧跟着两臂相叠置于身前,右脚向外擦出,成了个“懒扎衣”的架子,微微一顿,身子轻抖,擦出的右脚向内一扣再把中心移了过去,看他右臂向上挑起成高虚步,左手伏在右侧肘节再缓缓落于胯侧,分明打出了一个陈家太极里最具标志性的“白鹤亮翅”嘛。
陈家太极里的白鹤晾翅和其他种属有所区别,一般来说,杨家的太极中,白鹤晾翅这一招,举起来的那只手是手心向前的,而陈家太极中,举起的手掌是掌心向后小指内拢,运动轨迹中时时刻刻藏着“缠丝劲”。
缠丝劲是陈家太极的重中之重,具体看来还能细分,即“内缠丝”、“外缠丝”、“大缠丝”、“小缠丝”等等。
太极拳缠丝劲,是呈螺旋形,始于内、形于外的一种劲别。
螺旋劲始于内而形于外,然后达于肌肤毫毛之上,此劲是因平时练习太极拳皆以螺旋缠丝旋转为核心所得到的。
正所谓:“始而不觉,久而渐现,其劲始于脚、行于腿,通脊背,越两小臂达于梢节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久之则能形成自然规律,举手投足无须再加思考,则自然能随心所欲,渐阶神明。”
“故与人交手时,此劲能自然行于肌肤毫毛之上,顺而引之,逆而击之,敌来化之,即化即打,纯是心起劲达,而不知身之为已,已之为身,不知威力从何而来。”
但是,要明白此劲并将之转化为实际能力,非下很大功夫不可,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揣摸、体会,才能渐而知之。
缠丝劲的类别有内缠、外缠、上缠、下缠、左缠、右缠、大缠、小缠、顺缠、逆缠、进缠、退缠、正缠、侧缠、平缠、立缠,百般缠绕,环环相扣,端端互生。
不过,大凡此类都以中气贯于其间,引即是进,进即是引,说到底不外乎“阴阳循环,正反转化”的道理。
缠丝劲不可太柔,也不可太刚。
过柔,则不适应于交手作战,纯属软手,软手则不能接物应敌;过刚,则转动不灵,死板呆滞,不能随机应变,徒受敌制。
所以,刚柔相济,虚实相兼才是应有的道理。
缠丝劲在太极拳的套路演练中多是以一个立体空间螺旋形(亦称孤形)的缠丝运动路线图出现。若从单招看来,因中间有间断,似乎不算复杂;若从太极起势到太极的完整路线图来看,那是无始无终,无端无倪,相互穿插相互交错,如丝偻,如云烟,袅袅娜娜,仪态万千。
螺旋形的动作,由内往外转而向前进是“顺缠”,由外往内转而向后退的是“逆缠”,因之缠丝劲在基本上分为“顺逆缠丝”。
拳法演练中,因为各手的动作动度和方位的不同,又分左缠、右缠;上缠、下缠;里缠、外缠;大缠、小缠;进缠、退缠等不同类别。
里面的人打的正是陈家太极,架势好,**纯正,一套下来如行云流水,刚柔相济。
“咝——啪。”一声轻响自后院传来,正往后面走的陆羽眼神一空,轻轻地说了一句,“金刚倒锥。”
说者无心,听着有意,里面对称为“洪哥”的中年男人微微侧目,随即冷冷一笑。
“就是他?”
“恩。”角落里,一个一只眼睛的老男人站在一边,点头称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