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刻,整个书房之中安静的落叶可闻。
嬴政高高在上,喝着茶在观察秦歌等人的神色变化,然后一一记在心中,而赵高守在门外,整个书房之中,只有秦歌与扶苏等人。
长案之中准备的笔与墨都已经研墨完毕,就等着书写。
秦歌打量了一眼羊皮纸与笔,然后看向了扶苏等人,见到众人奋笔疾书,嘴角露出一丝笑容,他不是没有内容可写。
而是想要写的太多了,他需要挑选一下,看放出那些合适。
毕竟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,想要成功就需要一步一步来,否则一下子挑战整个大秦勋贵,他只能被镇压而死。
一刻钟之后,秦歌方才开始提笔书写。
这一刻,秦歌没有提及科举这等太过于超前的事情,而是针对设立四十一郡一事,进行了详细而又全面的阐述。
秦歌对于当下的时代,也是清楚的,自然清楚,这个时代的特殊性。
而今日他想要做的便是打破这一特殊性,为大秦皇权保驾护航,一念至此,秦歌提笔写下了六个大字:“任官回避制度”。
了了六字,却能够撼动当前的政冶格局,让嬴政为之动容,甚至于坚定而不易的推行。
在秦汉之前,地方政冶中最为悠久的传统其实是本地为官,即国君向天子负责,大夫向国君负责,而国人百姓则向大夫和国君负责。
这便是贵族政冶的弊端所在。
而如今的大秦帝国也是如此,这一弊端,必须要解决。
秦歌心里清楚,大秦帝国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,而且各路反贼能够在当地得到庇护,也与这一制度密切相关。
在这样的制度下,若是没有继续强化中央集权,而是放任不管。必然是结果是地方豪强势力坐大,无论是皇权、勋贵,还是本乡长官,不但专横跋扈、横行乡里,甚至有条件、有本事和中央政权叫板,成为朝廷推行统一政令的严重障碍。
而当今天下,大秦帝国横扫天下,只是将表面上的六国统一了,不管是观念,还是乡土情结,六国实质上依旧存在。
针对这一事件,大秦朝廷采取了策略来对付地方势力。
其中第一条便是郡县制,通过将六国之土划分成郡县,然后分解乡土之情,架空各地宗族的力量。二是抽离地方精英,使其无法发挥啸聚一方的功能。
特别是,始皇帝始终在计划之中的从天下各郡县迁徒二十万富户于咸阳,此举一旦推行,必将极大削弱了地方精英的力量。
以及大秦官制之中的监察制度,便是为了这一政策而服务。
至于其他的方案,秦歌至今还没有看到,但是以始皇帝的霸道与专权,以及高瞻远瞩的眼光,必然会再一次进行限制。
心中念头闪烁,秦歌心中清楚,但要做到中央集权的强化,仅凭嬴政的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。
在地方本土势力削弱后,中央派出机构却成为新地方势力。如何使这些中央直属官员保持对地方控制的同时,还能维系对中央政府的忠诚,就成了一大难题。
皇帝必须要依靠他们统冶地方,但又必须防备它们坐大,而异地为官就成为朝廷割断官员与地方势力勾结、强化中央控制的首选举措。
而如今的大秦帝国,便是面临着这一难题,秦歌相信,这一方案一定会得到嬴政的重视,也算是为了大秦帝国出一份力。